昨天说到木瓜膏,又看到很多人留言说:我自己用了就是有效怎么说?这类问题真的是看过太多太多,以至于我以前专门写过文章回答过这类问题,再分享一次。
自写科普以来,不论是说一个东西有效,还是无效,都会有人来反驳,用得最多的理由,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七姑八大姨的例子。
比如说着凉不会导致感冒,就有人说上次自己淋雨后就感冒了,你怎么说?你说板蓝根治不了感冒,就有人说上次自己感冒喝完板蓝根就好了,你怎么说?还有人说,自己本来是相信循证的,但有一次得了 XX 病,去了很多医院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效果,然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吃了一副X药,然后病真的就好了,然后又重新相信X医了。类似的例子太多太多,在很多人眼里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亲身的经历,是最真实的实践,比其它的都更有说服力,是最为可靠的证据,让人不得不信。亲测有效,是不是真的一定有效?并不是,这是为什么呢?眼睛是我们观察世界的最重要方式,但看到的信息,很多是表面的,而且有时会是错觉,要对看到的信息做解读,需要有相应的背景知识,对被背景知识了解的越多,解析的结果才能更准确。比如这张图里,如果一个没见过地铁的原始人,看到这个图一定会觉得这个人很厉害。
这种“眼见为实”我们都很容易识破,这是因为我们都已经知道地铁是怎么运作的。但如果不是在生活领域,而是在那些我们不了解的专业领域,我们很多普通人和原始人也没什么区别。比如,如果不知道感冒是一周左右能好的自愈性疾病,吃了板蓝根后好了,就会觉得感冒是被板蓝根治好了。另外一方面,也是因为我们的感官有局限性,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病毒,我们作判断时就缺失了重要的信息,也就意识不到感冒和病毒感染的关系,然后感冒在天气更冷的秋冬季节多发,就根据自己的直觉得出了着凉导致感冒的结论。这句话拿出来单独说,估计绝大部分人都能明白,毕竟生活里可以找出很多很多的反面例子来反证,比如公鸡打鸣后太阳出来,我们都知道太阳出来不是因为公鸡打鸣了。但生活中也确实可以观察到很多先后发生的事有因果关系的情形,比如用刀切下去,水果就开了,把米煮熟了,就成了米饭,这样建立的思维惯性,很容易引导我们把它推广到那些我们不了解的领域,比如吃了一种“药”好了后,就认为是这种“药”治好了。如果对循证医学有所了解,应该知道当前最佳证据是做决策的最重要依据。如何判断一个证据的质量,个人的亲身经历能算证据吗?正如前面所说,人的感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,可能把一些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人为地关联起来,做出了错误的判断,所以个人经历是可靠度很低的依据,尤其非医学专业人员所观察到的信息。即便是医学专业人员,在临床上的观察、案例报道同样也是低质量的证据,可参考的意义很有限,因为如果没有通过科学方法设计的研究,比如大样本的双盲随机对照试验,观察到的结果很可能受观察对象、研究人员自己等很多因素的影响。而且按科学方法设计的研究,还需要经过同行对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进行复核评审,如果别人按照同样的方法还能把结果重复出来,才会更为可靠。不是说亲身经历没有任何价值,而是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的可靠度太低了,它们可以作为发现问题的线索,可以启发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,但不能把这些亲身经历作为一个结论的可靠证据。也正因如此,凡是以“亲测有效”,或者通过举例子来说明医学问题的,不论是患者还是医生,都还没有基本的循证意识。
医学是一个信息壁垒比较高的行业,对一些健康相关问题不清楚是很正常的。
怡禾组织医生们在 小程序上回答了几万个健康问题,这些解答也都经过同行或编辑审核,遇到健康困惑,就可以进去搜答案。